撰文:《長者劇場》青青 Susanna Mok
2021-02-18
退休是掀開人生新的一頁,在充裕的時間下,我其中一個目標是增進身體健康,於是參加愉景灣「鄰社」的長者易筋經班。在班上,認識了幾位長者劇團的團員,相處熟絡後,他們積極游說我參加劇團,每星期二排練將公演的話劇。我完全沒有演出話劇的經驗,難以想像自己會踏足舞台,但我喜愛觀看話劇和歌劇。究竟他們如何排練?我是否可以在幕後幫手?是否在過程中有新的體會?在好奇心推動下,我開始踏上新的旅程………
在劇社,我認識了活力充沛的舞台總監莫仔 ── 莫妙英。她熱愛話劇,不遺餘力推動長者劇場,在她帶領下,團員得以學習和成長。我開始演出的配角,從沒有一句對白的賣腸粉阿姐,跟著有一句對白的賣報紙阿嬸,其後在《戀戀大澳》中飾演一個18歲少女阿 June,有很多對白和由頭演到完場,算是主角之一,以至在2019年公演的新劇《那一年風暴來時》中,飾演一個金融界女強人的角色──Emma。
從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成長,真是一個珍貴的旅程。
最難得是從這個旅程中擴濶對自己的認識。記憶從來不是我的強項,要記住所有對白難度很高。經過無數次排練,漸漸發現當我深入了解台詞的含義,就能想像和發揮角色的性格和特質,有層次地應對。
表演話劇像即時直播,不可以重新嚟過,要求高度專注和冷靜。最難忘的是演出「《那一年風暴來時》,我飾演的Emma,在第四幕第一場,當我興緻勃勃地跟鄰居講解金融危機時,突然腦子一片空白,忘記台詞,呆站在台上,渡過人生最漫長的幾秒,隨後沒意識地唸出餘下的台詞。接著就是重頭戲第四幕第二場,我要合唱 “question of honour” 聯手挽救金融危機。在短短的換幕期間,我不斷向自己説「冷靜,唔好理咁多,完成眼前任務」,興幸成功收拾心情,順利演出這一塲。
劇團的演出有兩類:演藝埸地的公開演出,和學校巡演的濃縮版本。兩者各有挑戰,非常喜愛和投入這些表演機會,最享受是觀眾的反應和意見。例如,當《那一年風暴來時》散場後,有幾位不認識的觀眾好熱情的來跟我握手、拍照,又問「hi Emma,妳以前是否在金管局做㗎?」,「Emma,我好喜歡妳女強人呢個角色」。自己當然有點飄飄然,想深一層,主要是編劇的功力。首先通過很多角色在不同埸合講述Emma 的金融背景和威水史,當她在第四幕踏出舞台,場景和對白(包含很多金融概念和詞語)的設計突顯她的自信和專業,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。
因疫情蔓延,劇團活動已經停止一段時間。好懷念熱切期待新劇本的心情、排劇時的互助互勉、公演的興奮、和課餘活動的分享和笑聲。
青青演出的片段 –
青青在《那一年風暴來時》之「終極一戰」與Tom 和Kenny合唱 “question of honour” –